时间:2025-09-04 17:33:55 点击:
铸魂赋能强堡垒 青春建功显担当
长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党支部以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核心,聚焦“教育、管理、培育、凝聚”四大维度,夯实组织基础、激发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出政治坚定、本领过硬、担当有为的青年党员队伍。
一是赓续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教育党员有力。支部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每年开展专家讲座、座谈会10余次,分小组办读书分享会52次、学习研讨会26次,每月组织学员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研读红色书籍,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常态化开展红色实践教育。组织党员与班级团员赴湖南韶山、红安信阳开展革命传统教育2次,前往沙市革命烈士陵园、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活动10余次;打造“青马学员说”、团小组激励会等特色活动10余场,在沉浸式学习与互动交流中增强支部向心力,引导党员践行初心使命。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锻造过硬队伍,管理党员有力。支部构建高效管理体系,设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宣传委员各1名,以13个常规党小组为基础,搭配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基层建功、艺术创意4个个性化实践小组,实行“双轨制”管理。各党小组设组长,联动青马班班委参与治理,形成分工明确、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培育“讲政治、讲纪律、讲情怀”的支部文化,严格执行量化考核与末位淘汰机制,支部书记及支委按需开展诫勉谈话,以严管促实干。创新“2+1”培养模式(理论导师+实践导师+朋辈导员),每年推选至少2名党员参与湖北省青马工程、“荆楚英才学校”湖北省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助力党员提升素养。
三是多维协同发力,激发青春动能,培育党员有力。支部57名党员综合素质突出,25人任校级职务、50人任院级职务;必修课平均绩点3.68,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45.6%;累计发表论文10篇,参与科研项目54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级荣誉26项、省部级12项、校级114项、院级20项。坚持“实践育人”与“科创育人”双轮驱动,党员累计志愿服务4176小时,参与荆州马拉松、姚家林小学支教等志愿服务40项,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国家电网实习等实习实践26项;参与“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项目15项,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6项,在实践与科创中锤炼本领。
四是发挥辐射作用,彰显责任担当,凝聚师生有力。支部践行“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宗旨,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等平台,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等活动百余次,在服务社会中展现青马党员担当。借助支部官Q、青春长大网、“长大长青”公众号与抖音号、长江大学官Q等平台,广泛宣传青马育人成效,弘扬时代主旋律。支部活动多次被长江大学官微、官网推送,党员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事迹获中青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有效凝聚师生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勇担使命、建功立业。